李宁 我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李宁
一、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消除培育新动能的制度障碍
一是深化政府改革,推进高效政府建设。全省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动能加速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注重基层部门强化对接,优化机构设置,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事项,努力推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抓住与浙江省、天津市对口合作的有利契机学习发达地区政策经验,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并结合东北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资本、技术等优势,展开丰富灵活的营销模式和网络模式,形成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各级政府要积极补位督查、强化执行力,并完善过程督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政府执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效果。
二是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挥国有企业在培育新动能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为主要目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要手段,推动省内大型国有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开展地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优先支持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区别对待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竞争性行业和公益类行业国企改革的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运用“市场方式”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灵活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企业改制上市等方式推动改革,摆脱僵尸企业和过度依赖政府输血等不良问题。
二、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夯实培育新动能的要素支撑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释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国有企业创新潜能,探索完善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围绕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在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增强全省经济增长的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
二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引才机制和服务模式,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吉林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高人才待遇条件,着力解决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奖励计划等高端引智项目,引进“高精尖缺”国外人才;对高端紧缺人才,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在部分新兴经济领域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权制度。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
三、以优化结构为抓手,促进新旧动能有效转换
一是做好战略规划,实现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创新汽车产业,传统汽车支柱产业要集合人工智能与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当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加大对“长光卫星”等航天卫星遥感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高端科技领域形成战略领先优势;支持医药企业向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预防等领域延伸;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人参产业发展,“研发”与“营销”并重,改变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和粗加工方式,突出科技在人参种植和生产阶段的先导作用,保证人参的产量与质量;战略性整合矿泉水产业,兼顾生态走向高端;打造长白山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二是利用优势资源,实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充分挖掘我省地热资源蕴藏丰富的资源优势,努力把握国家未来将大力发展地热产业的战略机遇,推动实现我省地热产业发展“换道超车”;利用油页岩资源优势,加大对吉林大学油页岩研究中心的技术开发支持力度,适时将我省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我省地处寒带地区、电力资源丰富、数据产业人才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加大政府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推进智能通信产业发展,支持吉林蓝锐等高科技企业发展,占领新一代通信技术革命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