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妍 吉林省“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
王宗妍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优化政府职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自2013年以来,吉林省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我省推进“放管服”改革效果进行梳理和评估,将全面总结“放管服”改革经验,找准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
2015年,吉林省政府组建“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相继出台了146项“放管服”相关文件,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建立权责清单、规范中介服务、职业资格改革等八大领域改革,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为推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一)简政放权改革全面破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简政放权的实质是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吉林省在分批次对应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1688项改革措施基础上,采取集中固化、清单管理方式,建立政府权力“总台账”,推动简政放权纵深发展。
(1)着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年来,吉林省政府通过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下放和调整了4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比2013年削减了60%左右;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权,使非行政许可成为历史。
(2)全面推行清单管理。目前,省、市、县(区)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已全部完成并向社会公布,比国家要求的时限提前了近一年半。其中,省政府部门涉及的47个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由原3675项调整为3611项,减少了64项;9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权力事项3009项;60个县级政府平均保留权力事项2224项。
(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17年7月1日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多证合一”改革,除原来已经整合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制公章准许证明、统计登记证这6个证以外,将32个涉企证照的信息全部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企业“一照一码”,做到让“数据网上行”,让“群众少跑路”。
(4)清理规范投资审批事项。为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省政府持续清理规范投资项目前置审批条件、报建审批事项。其中,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所有前置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压缩审批时间20%;报建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涉及16个省直部门(单位)60个具体事项,省级投资领域立项后开工前报建手续从19项减少到12项,大幅度优化了审批流程,节约了企业投资成本。
(5)实施清费减负。自2016年6月至今,省政府先后九次发布《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清费减负优化发展软环境措施的通告》,实施64项停征降低涉企收费政策,共减轻企业负担了270.4亿元。压缩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缔社团7种乱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优化发展软环境。
(6)削减职业资格。我省在对国务院共七批次取消43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全部落实到位基础上,开展违规职业资格清理专项行动,对自行设置的71个职业资格全部取消。
(二)监管体制不断创新,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强化
按照依法监管、科学监管、综合监管原则,吉林省自2016年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制。一是着手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截止2017年3月,共31个部门制定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名录库,27个部门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共有26个省直部门组织开展了106次随机抽查,在全省9个市州和40个县(市、区)开始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二是综合监管平台2016年11月建成上线,已试用于公布各部门随机抽查结果。三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监管结果与企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完善跨部门联合监管、失信联合惩戒、市场退出等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三)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为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吉林省着力“一张网”建设,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启动,半年内累计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104万件,办结时限压缩69.6%。“一张网”信息系统还整合了省(中)直50个部门所记录的1.1亿条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