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佳 传承五四精神 汇聚青春力量
——五四青年节有感
陶思佳
我是一名八零后,近几年随着90后甚至00后的快速成长,80后在大家的眼中也没那么年轻了。三十多岁,有了家庭、老人、孩子的牵绊,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工作上也要有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感到压力倍增。我们这代人,是真实的祖国改革开放同龄人,有点困惑,但也很知足幸运。我们生活的30年,可能要比前面的300年更精彩纷呈,这精彩,给了我们与时代同行的眼界和自信。让我们不失传统中国的风骨,更能轻松的跟上变化的节奏。杂合着,矛盾着,折腾着,积累着。30多岁,青春已经荒废的不少了,但是青春的力量不会减弱,五四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五四运动的先驱、北大校友罗家伦先生在《写给青年》一书中谈道:“我们不能背着时代后退,我们也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巨轮,有意识的推动他,进向我们光辉的理想。”在五四时代,他们那一批“90后”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在改造国民性的基础上,重塑人的灵魂,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成为指引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灯塔。北大王恩哥校长曾经对他的学生做出三点希望,我想同时也适用于我们所有青年人。
一是要坚守“砥砺德行,立己立人”的道德追求。无论什么时代,砥砺德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人的德行修养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响和教化别人。
二是要坚守“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平和心态。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要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基本素质——那就是忍耐。这一素质对于我们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尤其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曾经发表文章谈到,要做好政策咨询研究工作需要努力培养、提高三种能力:能够先于大多数人发现重大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和把握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的能力;能够提出科学可行且能为领导认可、采纳建议的能力。要想具备这三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而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一颗能静下来的心。
三是要坚守“宠辱不惊,自信自励”的人生哲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变,我们迎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世界。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我们更要勇做积极的建设者,化难为易、化压力为动力、化自卑自满为自信自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过去是现在最好的老师,未来是现在最好的学生。只有今天的积极进取,才能换来明天的达成所愿。无论多大年纪,天一亮就是起点,只要脚步向前,梦想就永远活在心中。只有拥有不可动摇的理想和信念,我们才能用“五四”精神创造“五四”力量,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